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智造硬核 绿动未来——全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见证东方电气“十四五”工业答卷

2025-11-06 11:09:59 来源:西北在线

“十四五”收官之际,“‘十四五’工业成就看四川——2025全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活动走进德阳东方电气集团生产基地。近30家全国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实地探访这座承载国家能源安全使命的“智造高地”,亲身感受四川工业从“制造”到“智造”、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崛起”的跨越,见证东方电气以科技自立自强书写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1106111206994-35-15d99.jpg_scale.jpg

作为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东方电气集团自1958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产业报国初心,在“十四五”期间加速推进“绿色智造”转型,构建起“六电并举、六业协同”的产业格局,覆盖风电、太阳能、核电、气电等全能源装备领域,为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能源解决方案,出口能源装备规模超1亿千瓦,成为四川工业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20251106111208444-88-caf61.jpg_scale.jpg

燃机破局:从“0”到“1”的自主跨越

在东方汽轮机智慧制造基地,G50重型燃机的亮眼成绩让媒体团倍感振奋。这款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核心装备,实现了我国重型燃机领域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首批机组累计运行超10000小时,10台订单顺利落地,燃烧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国产燃机正式跻身国际先进梯队。

这一突破背后,是东方汽轮机深耕多年构建的“五大核心能力”:自主创立正向设计体系,攻克掺氢/纯氢燃烧、高效跨音轴流叶型设计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15-200兆瓦的全产品矩阵,从15兆瓦级分布式燃机到200兆瓦级大功率机组,满足多元市场需求;建成国内技术最先进的燃机智慧制造基地,9条智慧产线实现全环节自主制造,300-900mm高温透平叶片经50余道工序精准把控,变形量小于1‰,打破国外垄断;以中东、中亚海外项目实现国产重型燃机“出海”零突破,构建“技术+服务+品牌”出海新模式;牵头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完成7项“卡脖子”物资国产化替代,筑牢供应链自主根基。

20251106111205762-32-f0292.jpg

绿色智造: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十四五”期间,东方电气的智能制造转型成效显著。媒体团在生产基地看到,行业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里,机器人精准作业,黑灯产线昼夜运转,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10月成立的东方数科,承载着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使命。依托四川首批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东智同创Co-Plat,东方数科已建成30余个数字化车间,其中2个入选2024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助力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成熟度4级评审。新一代工业智能体“小东”覆盖装备制造全生命周期,推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全要素智能联动,为“四川智造”注入强劲数字动力。

20251106111206973-50-f4074.jpg_scale.jpg

低碳引领:锚定“双碳”探索零碳路径

绿色低碳是东方电气“十四五”发展的核心底色。在清洁能源领域,东方汽轮机持续深耕掺氢燃烧技术,2024年完成30%掺氢燃烧器试验验证,100%纯氢燃烧器试验取得成功,预计2027年具备示范应用条件。未来,燃气轮机与电解水制氢、风光可再生能源联动,可实现“零碳发电”,每年预计减少碳排放30万-100万吨,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20251106111207902-32-a3b09.jpg_scale.jpg

从重型燃机自主化到全产业链协同,从数字化转型到绿色低碳突破,东方电气的实践正是四川“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总量跃居全国第7位,而东方电气以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协同创新的硬核实力,为四川工业成为“西部高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报记者 查正亮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