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在秦巴山脉间的6064次公益慢火车上,一场以“向幸福出发”为主题的退休欢送会温暖举行。当列车长向宝林将象征责任与荣光的臂章交到新任列车长谷雨欣手中时,这位在秦岭深山铁道线上坚守了39年的“明星车长”,正式告别了他热爱的岗位。39年来,这趟列车不仅见证了他从青葱岁月到两鬓斑白的蜕变,更镌刻下他与沿线老乡、学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6063/606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运段值乘的公益“慢火车”,从陕西宝鸡开往四川广元,全程350公里,连接陕、甘、川三省,途经33个车站。列车全程最低票价仅4元,沿途有20个小站无需提前购票,乘客可上车补票,因其票价低、逢站必停,被沿线百姓亲切地称为“秦岭最美小慢车”。
老乡的“贴心人”
“向车长就是我们山里人出行的主心骨!”提起向宝林,常年乘坐这趟车的菜农们赞不绝口。自1987年登上6063/6064次列车,他就把沿线乡亲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看到老乡背山货怕受潮,他自备防水布和捆扎绳帮忙;得知独居老人王大爷腿脚不便,他记准老人每月进城买药的日子,每次都提前在车门等候,甚至护送老人到公交站;听说李大妈的土蜂蜜滞销,他主动联系收购商,帮山货打开销路。

为方便老乡出行,向宝林还创建了“6063次慢火车老乡乘车群”微信群,及时发布列车运行信息,帮助找回失物。列车上还定期开展“流动医疗室”义诊活动,让老乡在奔波之余关注健康。39年来,他的口袋里总装着一个磨得发亮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乡亲们的需求:谁家的药快吃完了,谁家的孩子要找工作,甚至谁家的鸡仔要带到镇上卖……他都一一放在心上。
学子的“守护人”
“没有向车长,就没有我的今天。”专程从河南南阳赶回来参加欢送会的选调生牛巧花哽咽着说。从小学到中学,她每周乘坐这趟车往返家校,向宝林就像自家长辈一样守护着她。冬天提前开暖气、递暖手宝,夏天煮绿豆汤解暑。一次考试失利,向车长指着窗外的秦岭对她说:“山里的树能扛住风雪,咱娃也能扛住难处。”简单的话语,成为她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

39年来,向宝林护送了一批批山里娃走出秦巴山区。他们中有的成为教师、医生,有的像牛巧花一样返乡投身建设。而他递过的一杯热水、一句鼓励,始终是孩子们记忆中最珍贵的温暖。
初心的“践行者”
“这趟车是山里人的希望线,我守一天,就得让大家安心一天。”这是向宝林常说的话。39年来,无论风雨冰雪,他从未缺席。2022年冬天,秦岭遭遇罕见暴雪,列车中途停靠,他冒着严寒下车查看路况,宁可自己冻得发抖,也坚持把大衣让给怕冷的老人,直到列车安全通行。
累计安全行车超百万公里的向宝林,正用一件件小事向我们诉说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如今,他把这份坚守传递给新任车长谷雨欣,教她认老乡、记站点、解难题,让爱心与责任代代相传。
站台上,向宝林与老乡、学子、同事合影告别,眼中泪光闪烁。“我虽然退休了,但家就在铁路边,我还是这趟车的常客,会常回来看大家。”他动情地说。

39年春秋,向宝林用一生的坚守,让公益慢火车的温暖在秦巴山区绵延不绝。这列穿梭于大山深处的“希望之车”,仍将载着乡亲们的期盼继续前行,而向宝林的故事,也将如秦岭深处的星光,永远照亮老乡的出行路。
本报实习记者 张倩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