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岐山县故郡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拉满群众幸福感

2025-11-06 11:32:04 来源:西北在线

乡间小路干净整洁,“三秋”生产有序进行,村民脸上笑意盈盈……走进岐山县故郡镇,一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这份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党建引领”这四个字里。

支部强起来,乡村才有“主心骨”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逐步成为故郡镇的共识。镇党委深知,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火车头”来带领。

dachshund

怎么建?坚持一手抓“理论武装”,今年以来,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全镇依托“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140余场,同时用活“主题党日”,采取小板凳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强化现场教育,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手搭起“擂台”,开展“金银铜”牌村评选,落实党建积分制,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承诺事项销号管理,组织“党建工作检查和经验季度交流”,让各村党组织“比武过招”,争先进位。

dachshund

由此,各村坐不住了,纷纷你追我赶。效果立竿见影,全镇各村累计挖掘优秀后备干部34人,曾经的“后进村”杜家村招引项目2个,壮大村集体经济,一举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成功“逆袭”。各村加速争先进位,全镇先进村比例即将突破六成,村支部不断成为了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

矛盾分了色,治理有了“智慧脑”

基层工作,“千条线穿一根针”,矛盾调解最考验智慧。故郡镇的办法让人眼前一亮——给矛盾纠纷“分色定级”。 

dachshund

“红色矛盾,就像火警,镇党委亲自上;黄色矛盾,像预警,村支部来解决;蓝色纠纷,是日常小事,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就搞定。”故郡镇司法所所长牟小娟形象地解释着“三包”机制。这套办法让所有事都“有人管、有回声”。

光分色还不够,又打出“组合拳”,实施“三联”化解,通过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员“三员联动”,做到“小事不出组”;遇上难缠的事,则启动人民、行政、司法“三调联动”,确保“难事不出村”;通过镇村组“三级”联动化解“重积案”,实现“大事不出镇”。这套“颜色+联动”的组合拳打下来,30多起矛盾顺利化解,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恶性案件,被列为“全市命案零发案试点镇”。

干部跑起来,群众幸福感“拉满”

乡村振兴,关键要激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dachshund

故郡镇聚焦减负赋能,邀请市县领导专家开展党务知识、土地管理等培训8场次,举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培训班11期,镇村干部登台交流比拼,营造出了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以前是围着会议转,现在是围着群众转。”桥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喜锋由衷感慨道。

今年以来,故郡镇持续精简会议文件,明确了村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指导目录,指导其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镇村干部从“会场”走向“现场”,会议文件越来越少,往群众家里、田间地头、项目现场跑得越来越多。

dachshund

干部“跑”起来,发展自然“快”起来。防汛防滑,全镇转移群众180人次;“三秋”时节,300人次的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抢收抢种。更亮眼的是经济成绩单,重点项目快马加鞭,完成年度任务99.82%;招商引资超额完成141.96%!数字背后,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故郡镇正在用党建“一颗子”激活乡村治理“全盘棋”,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李亚彬)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