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姚尧)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咸阳市旬邑县聚焦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繁、办事慢、办事难、办事粗等问题,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模式,着力在项目落地服务、审批流程再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群众体验感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
咸阳市旬邑县针对项目审批涉及资料繁多、流程复杂等现象,编制《旬邑县工程项目“一件事”办事指南》,对提供资料、办理程序一次性告知,按需选派“项目管家”,提供政策解读、材料预审、流程衔接等闭环式指导,推动项目审批时限压减40%以上,企业跑腿次数减少60%。深入推进“四减一加”(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加速审批事项进程)审批模式,逐项目、逐环节减少要素配置,公布“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清单13项、“容缺受理”事项23项、容缺材料46个,审批材料精简30%。
同时,每月筛选服务目标群体,对有延续意向的经营主体,通过上门服务或免费双向邮寄送达方式“一对一”帮办代办,有效避免了群众因政策不熟悉或自身疏忽而导致证照过期问题。截至目前,发布事前提醒86次,开展“无感续证”服务22件。咸阳市旬邑县推出营业执照和后置许可证同步受理、同步发证的“证照联办”改革新举措,申请人只需将业务办理需求和申报材料一次性向窗口提交,即可实现证照“一次受理、同时审查、即时办结”。累计办理32件,拿证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1个工作日。
在咸阳市旬邑县服务大厅设置综合导办服务台,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围绕材料预审、表单填写、流程指引、部门协调等关键环节精准协助,成功解决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不会填、不懂办、不能办”的难题。今年累计受理群众帮办代办申请1.02万人次。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建立“群众申请﹣专人响应﹣上门办理”的闭环服务机制,专人上门协助完成信息采集、材料提交等手续,让便民服务更显人文关怀。今年为群众上门办理手续76人次,为特殊群体提供送证上门23次。
咸阳市旬邑县制定《重大行政审批事项集体研究工作规定》《审批事项内部分级制度》,实现受理、审查、复核、决定“四分离”,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贯穿于行政审批全过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定期审查制度,推动案卷评查与法治督查深度融合、自查自纠与随机抽查双向发力,做到一卷一审一评,夯实审批规范化水平,今年共开展案卷审查4次、513件。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