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咸阳茯茶何以“飘香”?

2025-11-06 14:30:05 来源:西北在线

日前,咸阳茯茶2025新疆行系列宣传推广活动顺利举行。咸阳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董忠文在推介中,系统梳理了咸阳茯茶的价值脉络。从承载六百年历史的“文化茶”“非遗茶”,到串联“一带一路”的“健康茶”“友谊茶”,再到践行“三茶统筹”理念的“品牌茶”“致富茶”,全方位展现其深厚底蕴与广阔前景。

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站和茶马古道的关键枢纽,咸阳曾以茯茶串联起东西方文明,如今,这片古老的茶叶正以崭新的姿态,叩问现代市场的大门。

产业筑基:从“非遗技艺”到“三茶统筹”

20251106110206025-11-e04cc.jpg_scale.jpg

咸阳茯茶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不可复制的“金花”——冠突散囊菌。这一独特益生菌群的形成,依赖关中平原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更离不开传承六百多年的筑茶技艺。

自咸阳茯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21年5月,咸阳茯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咸阳茯茶制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茶”“非遗茶”成为其最鲜明的标签。

然而,非遗技艺如何转化为现代生产力?咸阳的选择是:以“三茶统筹”理念重构产业链。在泾渭茯茶产业园,科技的力量让传统工艺实现标准化突破。企业累计获得67项专利授权,其中“一钱金茯”产品应用微型紧压茯茶发花技术,将5克重的“小金砖”打造成内外金花饱满的爆款。从口粮茶到高端文创茶礼,从传统黑毛茶到辣木、灵芝复合养生茶,科技赋能让茯茶摆脱了单一砖茶形态,走向多元化、精品化。

目前,咸阳已将茯茶产业列为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通过政策扶持、科研攻关与品牌孵化,推动“咸阳茯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攀升至35.86亿元,跻身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前50。这片古老的茶叶,正在产业化的浪潮中重焕生机。

市场破局:沿丝路西行,向世界寻路

20251106105944987-1-9ec14.jpg

金秋时节,“咸阳茯茶新疆行”系列活动深入伊犁、石河子、哈密三地,以品鉴、洽谈、展销叩开西北市场的大门。活动中,5个战略合作协议、5个购销协议相继落地,500万元签约金额的背后,是陕疆两地茶产业合作机制的深化。

市场拓展的密码,藏在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洞察中。陕西仙喜辣木茯茶有限公司根据新疆市场反馈,推出红茶、白茶为基的茯茶;泾渭茯茶则凭借“秦风唐韵”IP联名礼盒,让唐妞与非遗技艺碰撞出火花。这些创新,不仅打破了茯茶“厚重陈旧”的刻板印象,更使其成为连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纽带。

更值得关注的是,茯茶的贸易半径已突破国界。在新疆行活动中,陕西泾阳泾水缘茯茶有限公司成功将产品经哈萨克斯坦出口至中亚,实现了“从天山到里海”的跨越。这条新茶路,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咸阳茯茶从地域性特产向国际化商品转型的生动注脚。

价值升维:从产品到文化的“金花叙事”

20251106110059307-6-be043.jpg_scale.jpg

品牌价值的构建,离不开对文化内核的深耕。咸阳茯茶的故事,始于丝路驼铃,兴于边贸互市,而今更被赋予“健康茶”“友谊茶”的时代内涵。在10月26日举办的杨凌农高会上,茶艺师一边演示焖煮技法,一边讲解“金花”的健康价值:“冠突散囊菌可分解脂肪、调节肠胃”,这让来自山东的游客连饮两杯后当场下单。

健康属性的挖掘,推动了茯茶从“收藏品”向“消费品”转型。而文化IP的打造,则让其成为陕西形象的新载体。“秦风唐韵”礼盒以唐代花钿为设计灵感,“泾阳茯茶”非遗体验馆吸引游客动手筑茶……这些尝试,让茯茶从农产品升格为文化符号,成为“三秦伴手礼”的代表。

从大秦古都到天山南北,从杨凌农高会展台到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咸阳茯茶用一场贯穿古今的“西行记”,证明了传统产业的生命力。其成功不仅在于工艺的传承、科技的赋能或市场的开拓,更在于对“一带一路”倡议新的诠释——以茶为媒连接地方与世界。

这片凝聚着“金花”的茶叶,终将在新时代的茶盏中,续写它的千年茶香。

本报记者 张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